close

      或許,寧靜和熱鬧之間的距離,並未如我想像中的那麼遠。走回Cornmarket Street,馬上看見大量的人群及沿路上都存在的街頭藝人。之後看來,前一個星期的情況可謂之為非常態的少吧,這裡的人潮就算是較為寒冷且較不適合出遊的冬天,也沒有少到哪裡去,更遑論夏天更是難以行走呀。但此時仍為春天,我還是可以走到Carfax Tower的那個路口,看向對面的市政廳(Oxford Town Hall),依然屹立的歡迎每一位遊客。

      雖然牛津市政廳現在的這棟建築物,係建造於算蠻近期的19世紀末期,至今也不到150年的歷史,但早於13世紀末期,牛津的辦公會館就在此地進行行政了,算是長久以來的牛津行政中心。而現今的這棟建築物,於建立之初期,係算是一棟複合式的行政中心,其除了市議會外,也包含了警察局及圖書館。之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,更作為醫院使用。不過,隨著時間的演進,警察局及圖書館陸續搬離,而圖書館的舊址,現在則改為牛津博物館,以供大眾緬懷牛津的歷史。

      而從市政廳往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的方向走去,會在右手邊看到牛津市區的郵局,其也是建於19世紀末期,且建築物的風格和牛津整體也蠻搭配的。但我對他的印象僅在於,他有個我看不太懂要投進哪個洞的木外表郵筒們,以及領取短期居民証(BRP Card)的地方。說到這個,除了六個月內的短期停留外,只要是須先向英國申請簽證方能入境的人士,其一開始領到簽證的時候,上面的效期就只有一個月。這代表著,你必須要在這一個月內入境英國,否則你花上不算小的金錢所申請的這張簽證就會失效。而簽證核發下來後,除了這一個月的簽證外,還會收到一張讓你去郵局領取短期居民証的信件,這封信件必須要一併帶去英國,否則你將無法領取你的短期居民証。至於沒有帶的話會發生什麼事,說實在話,我也不清楚,只記得曾經有同學把這張信件留在本國,結果須請他的家人再寄送過來。所以,別認為這張只有A4的信件僅是說明文件,他可是你能否待在英國的關鍵呀。

      經過郵局後,那巨大的Tom Tower就再次的映入我的眼簾。由於他實在太吸引人的目光了,所以即便是非常容易迷路的我,仍能輕易的找到其所屬的基督堂學院。

      這座Tom Tower係建造於17世紀末期,是以其所擁有的Tom鐘而得名。而Tom鐘於12世紀時是懸掛於一間修道院中,後來幾經輾轉後來到他現在的這個家。身為牛津大學聲音最響亮的一個鐘,居住於這雄偉的鐘樓中應該是再適合也不過了,更何況這個鐘樓所屬的基督堂學院,可是具有皇家的色彩呀。聽說(因為那個時間我都並沒有在市區過),每天晚上的英國時間905分,Tom鐘就會響起,以告訴牛津大學的學院們,夜深了該關門了。至於為何是905分而非9點整呢,是因為他們認為,作為英國時間標準的格林尼治(Greenwich,台灣習慣稱之為格林威治,但其正確發音應為格林尼治),與牛津當地的時差為5分鐘,所以他們要在牛津時間9點整關門。關於這點,這我也只能說,有皇家當靠山就可以比較任性嗎,還是這是牛津大學本位主義的抬頭呢?

      繞過Tom Tower後,基督堂學院的一經典畫面就映入我的眼簾,還記得當初到英國之前所看過的牛津介紹,幾乎每一篇都有這相似的照片呀。而入口這邊,的確看到相當多的人駐足於此,我當然也不例外囉。

       或許是還在四月吧,所以嫩芽尚未長出,不過一旁的櫻花樹(應該是吧)倒是呈現盛開的狀況,其粉紅色的花朵讓宏偉的Tom Tower增加了一點柔性的氣質,也倒是別有一番風味。

      和前一週孤零零的情況不同,才剛和那經典畫面告別,馬上就被入口的長龍所嚇到,聽說這才是常態呀,前一週真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,整個牛津市區是呈現非常態的人少狀態。

      看著這長長的人龍,我心存僥倖地認為,也許等一下就沒什麼人了,看一下地圖,我決定先穿過眼前的這一片草坪,去到河邊散散步再走回來。

      順著基督堂學院入口正對面的這條道路走,沿路上均有一些楊柳樹迎風飄逸,而一些學生則坐於草坪上,也許是聊天,也或許是談論著高深的學問,亦或者僅是野餐而已,這就是我小時候所幻想過的大學生活。雖然,或許是天氣的關係,也或許是昆蟲的關係,台灣比較少人坐在草坪上聊天,但在英國的春夏天,人們卻喜歡在草坪上,無論是進行課堂、討論課業或單純的聊天野餐,甚至是躺在草坪上什麼事也不做,單純地敞徉於溫暖的陽光底下,都是一件很舒服的事。我想,這就是天氣因素所導致的,文化上的不同吧。

      這大片的草坪,都是屬於基督堂草坪(Christ Church Meadow)的一部分,其係屬於基督糖學院的一部分,但每個人均可以於白天時,免費的造訪他,並可在其上盡情的野餐聊天。事實上,特別於夏天的時候,由於室內沒有冷氣,因此我們也常至此地戶外教學,在草地上進行的課程,讓我回味了國小那無憂無慮在戶外上課的情景。有時候,一點點的上課環境改變,都容易使得學生更可以專心且有效率地融入於課堂中。

      而我所走的這一條泥土路,係為Poplar Walk步道,或許是旁邊種滿了楊柳樹吧。這條步道係於1872年所建造的,而旁邊的楊柳樹則係於那個時期左右,由時任基督堂學院院長的Henry Liddell所植的。這位院長,或許絕大多數的人對他都相當的陌生,但他的女兒可是家喻戶曉的Alice,也就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女主角。因此,在這裡,也許可看到一位學者帶著一家大小及其他的學者,呼朋引伴的走往河邊,並搭上其所屬的遊船航行於這河上,也許上面還有一位數學教授在對著一個小女孩,講述其所編著的故事也不一定。或許,他們就住在河中的小島上,且我心想,要擠進這麼多人,其船隻應該也不會小到哪裡去,不然怎麼可以悠閒地聽著故事遊河呢。想著想著,眼前就出現這樣的場景了,我揉一揉眼睛,證實這並非是虛妄,而是真實存在著小島上的別墅(其實,應該是餐廳或交誼廳),也或許,正好有人正在講述著其自己所創造的故事給一個小女孩也不一定。或許之後的哪一天,這裡又會誕生另外一部愛麗絲夢遊仙境了。

      此時,耳後一陣又一陣的吶喊聲,打破了我的內心想像世界,我轉頭一看,原來是辛勤的學生(應該吧),正在努力的練習划船,或許是在為他們下一次的比賽作準備,而留下代表努力的汗水。看著他們努力的樣子,我想也不能苛責他們打破這條河上應該要有的寧靜,只不過,這熱鬧及寧靜卻像是能夠共存一樣的,一起存在於這不大不小的河面上,形成一股說不出來的和諧。

      想像歸想像,事實歸事實,住在這裡的學生也許無法像學者們一樣,可以攜家帶眷的暢快遊河,也無法像小女孩一樣充滿天真地聽著故事,但他們仍努力的揮灑他們的青春,無論是划船也好,或跑步也罷。或許等到盡情放鬆的那一天,他們會駕著快艇,快速地瀏覽這牛津的風光,體會一下兩岸猿聲啼不住的感覺。好吧,這裡的兩岸並沒有猿,只有一群又一群的鴨子,或許他們能體會兩岸鴨聲啼不住的感覺。

      而從這河邊往基督堂學院的方向看過去,一棟棟的學院正屹立於草坪的後方,除了基督堂學院的建築物外,更可以看到古老的莫頓學院(Merton College,建於1264)及絕大多數的牛津造訪者對牛津的第一眼印象,Magdalen Tower

      看了一眼手錶上的時間,也該是時候往回走去基督堂學院的入口,去看看這長長的人龍有沒有消去,亦或者,有沒有變短的趨勢。剎那間,突然覺得一旁低矮的黃花像是衛兵一樣,等待著我這不知從何而來的觀光客的巡視,或許這短短的一瞥,已不知道累積了多少世的因緣也說不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tear - 蓋提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